close

 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,現年17歲的瑪拉拉·尤薩夫扎伊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,她因爭取兒童權利,10月10日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。
  據臺灣“中央社”10月10日報道,美聯社整理了歷來前10名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名單:
  ◆瑪拉拉·尤薩夫扎伊,獲獎年齡17歲,巴基斯坦人,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。
  ◆勞倫斯·布拉格,獲獎年齡25歲,英國人,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維爾納·海森貝格,獲獎年齡31歲,德國人,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李政道,獲獎年齡31歲,美籍華人,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卡爾·安德森,獲獎年齡31歲,美國人,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保羅·迪拉克,獲獎年齡31歲,英國人,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弗雷德里克·班廷,獲獎年齡32歲,加拿大人,1923年諾貝爾醫學獎。
  ◆塔瓦庫勒·卡曼,獲獎年齡32歲,也門人,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。
  ◆魯道夫·莫斯鮑爾,獲獎年齡32歲,德國人,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  ◆梅雷亞德·科里根,獲獎年齡32歲,北愛爾蘭人,1976年諾貝爾和平獎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這是2014年8月18日瑪拉拉·尤薩夫扎伊在英國倫敦參加維護婦女權益活動的資料照片。新華社/路透
  【延伸閱讀】巴基斯坦17歲少女馬拉拉獲諾貝爾和平獎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巴基斯坦17歲少女馬拉拉。(圖片來源:美聯社)
 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2014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,在重頭戲諾貝爾和平獎方面,今年共有278名個人或組織角逐,數量創新高。據臺灣《中時電子報》報道,本年度獲獎結果最終於北京時間10日下午5時揭曉,此獎由巴基斯坦17歲少女馬拉拉(Malala Yousafzai)和印度兒權運動者薩蒂亞爾西(Kailash Satyarthi)獲得,得獎原因是致力促進孩童權利。
  去年也受到和平獎提名,但最後落敗。
  薩蒂亞爾希則承襲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精神,進行解救童工運動,併為兒童爭取權利。他創立的慈善組織“拯救兒童運動”至今已救出逾8萬名孩童,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,並接受教育。
  原本呼聲極高的與則不幸敗北。(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)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印度兒童權利運動者薩蒂亞爾西。(圖片來源:美聯社)
  (2014-10-10 19:04:00)
  【延伸閱讀】諾貝爾獎金百年變遷:1919年最低2001最高美股行情中心:獨家提供全美股行業板塊、盤前盤後、ETF、權證實時行情
 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3名日本科學家,這一成就讓日本國民興奮不已。受到世人關註的不僅有獲獎者是誰,獎金金額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。2014年單項諾貝爾獎的獎金為800萬瑞典克朗(按目前匯率約合112萬美元)。縱觀這100多年,獎金金額一直在不斷變化。
  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阿爾弗雷德·諾貝爾的遺產投資收益。其遺產總規模按照目前的價格換算,約有17億瑞典克朗,但並不是經常大幅獲益。諾貝爾在去世前1年,也就是1895年寫下遺囑,提到希望以“安全的有價證券”作為投資對象。但如果按照諾貝爾的遺囑,可能到1950年代就會耗盡資金。於是,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政府的許可下,還向房地產和股票等進行投資,最終才使資金得以恢復。
  名譽獎項的維持也並非易事。受全球經濟的影響,2012年諾貝爾獎金縮水,到了低於1901年初設諾貝爾獎時的水平。順便提一句,日本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恰在這一年憑藉iPS細胞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。
  實際的獎金金額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。雖然獎項的榮譽價值沒有改變,但獎金則會因獲獎的時機而大不相同。
  (來源:日經中文網)
  (2014-10-11 18:27:03)
  【延伸閱讀】村上春樹7次失諾貝爾獎 萊昂納多與汪峰齊躺槍
  [摘要]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次失去諾貝爾獎後,萊昂納多卻成為網上的熱門搜索詞,因為他和村上春樹一樣苦情,多年陪跑卻與獎項無緣。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萊昂納多
  
 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  村上春樹
  騰訊娛樂訊 連續7年成為諾獎熱門候選人,連續7年只是諾獎熱門候選人。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次失去諾貝爾獎後,萊昂納多卻成為網上的熱門搜索詞,因為他和村上春樹一樣苦情,多年陪跑卻與獎項無緣,更有網友表示:“村上春樹:我的名字叫萊昂納多”。
  萊昂納多.迪卡普里奧,中國網友叫他“小李”,1974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。1993年,他憑藉《不一樣的天空》中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,從此開始了漫長的奧斯卡陪跑之路。至今已經“陪跑”20年,小李數次獲得被稱為“奧斯卡風向標”的金球獎,卻又一直與奧斯卡失之交臂。
  此外,更有甚者列出了文藝圈的幾大“陪跑”常客,把村上春樹比喻成如影壇的萊昂納多,歌壇的水果姐及頭條界的汪峰(微博)(微信號:wangfengmusic)。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  (2014-10-11 16:20:06)
  【延伸閱讀】前後15人獲獎 法國人自豪稱雄諾貝爾文學獎
 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道 外媒稱,法國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人數比任何國家都多,迄今已有15人獲獎。10日的諾貝爾獎得主帕特裡克·莫迪亞諾進一步拉大了法國對第二名美國的領先優勢,美國12次獲獎。
  據法新社10月9日報道,法國國家圖書中心主席樊尚·莫納德在法蘭克福書展上對記者說:“對法國、法國文學來說,這是一個好消息。我想這肯定能讓幾年前撰文說法國文化已死的那些人閉嘴了。”
  莫納德在巴黎的記者招待會上說,“是的,的確稱霸,”但“人們的印象是,獲獎的法國作家與其他國家的獲獎者有些不同”。“因為法國作家是偉大的思想家,諸如羅曼·羅蘭、阿納托爾·弗朗斯……相比之下,美國人都是純粹的小說家……不過,這樣說有些愚蠢。”
  從現在已少有人讀其古典詩歌的勒內·弗朗索瓦·阿爾芒,到2008年獲獎的讓-馬裡·居斯塔夫·勒克萊齊奧,瑞典文學院的選擇反映了法國文學的多樣性。
  無論是新小說派的克洛德·西蒙(1985年)、存在主義思想家阿爾貝·加繆(1957年)與讓-保羅·薩特(1964年獲獎,拒絕領獎),還是採用古典形式的莫迪亞諾和弗朗索瓦·莫里亞克(1952年),就連使用別的語言創作的法國作家,如弗雷德里克·米斯特拉爾(普羅旺斯語,1904年),都獲此殊榮。
  在薩特之後,法國文學被諾貝爾評獎機構遺忘了21年,或許是因為對這位存在主義者拒絕領獎感到不滿。薩特是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個拒絕領獎的得主。
  法國文學在瑞典享有盛譽,瑞典文學院的許多成員都是公開的崇法派,包括前常任秘書奧拉斯·恩達爾(1999年到2009年)。
  據法國《世界報》網站10月9日報道,法國作家帕特裡克·莫迪亞諾因“其記憶的藝術”而被授予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。該獎項被認為是文學界最具權威的,而已獲得該獎的作家的作品都“表現出極富理想”。
  我們通過對自1901年以來111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分析,可得出該獎項得主的五大特征:法國人、用英語寫作、來自歐洲、寫散文、男性。今年的獲獎者莫迪亞諾符合其中的四條標準。
 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第15次歸法國人所有,也使法國成為最能代表該獎項的國家。
  從語言的角度而言,英語依然占統治地位,雖然法國可自誇占據享有盛譽的排行榜第一位,但這並不意味著法語是有優勢的語言。因為通過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愛爾蘭等國作家作品來看,最具代表性的是英語。
  諾貝爾文學獎創辦於20世紀初,由於歐洲當時在世界上占統治地位,因此該獎項多集中在歐洲。羅賓德拉納特·泰戈爾在1913年成為首位非歐洲獲獎者,又等到1930年才有美國人辛克萊·劉易斯獲獎。通過雙重國籍的規定,歐洲至今依然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最大供應地。
  從諾貝爾文學獎來看,今年的獲獎名單沒有改變男性占優勢的傳統。該獎項自1901年以來只有13位女性獲得過。不過,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,女性獲獎者稍有增多。
  (2014-10-11 08:38:45)  (原標題:外媒盤點諾貝爾獎十位最年輕得主 最"老"32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z09azb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